未分類
.jpg)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Shunwen Auditorium Management Regulations
教學意見調查
- 為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品質,並提供教師教學回饋及課程設計參考依據,本校依大學法第五條第一項規定,進行教學意見調查。
- 本調查以網路填答方式進行,分為期中及期末調查,每學期進行2次。實施時程由教務處公告,並請開課單位及教師轉知學生上網填答。
- 各授課教師可上網登入教師資訊整合系統查詢其各學期授課科目之教學意見調查結果,惟期末調查結果需俟授課教師繳交該科全班學期成績後,始得查詢。同時教務處亦會彙整各單位教學意見調查平均分數統計表供參。
- 學生完成當學期期末調查填答,於次學期初選時得加給教學意見調查點數計入選課點數。此外,提供學生選課參考資訊,自97學年度起於選課系統內增加授課教師近六學期之期末調查結果,呈現內容包含各科之分數(總分60分以上者)、修課人數、文字意見及填答率。
- 相關法規:國立政治大學教學意見調查實施辦法、國立政治大學教師績效評量辦法
課程品保
本校各類課程之開課原則均依「國立政治大學課程精實方案」、「國立政治大學課程實施辦法」等相關規定辦理如下: 各類課程開課流程:
課程之安排與排課時段 一、 排課時段 本校每週排課為週一至週五,每日上午八時至下午九時,導師課時段(每週一3、4節)及週六、日不排課。碩士在職專班課程得依實際需求,另行安排。有實習課之課程,應於課表備註欄註明實習課上課時間。 二、 每學分授課時數及課程異動 教師應依表定時間授課,每一學分之課程應授滿18週。本校112學年度實施16+2週彈性教學,學期週數仍為18週,17至18週為教師彈性補充教學,2週彈性補充教學亦得依教學需求於學期間自行調整。請教師以補充教學、多元延伸教學、實驗創新教學等模式規劃彈性補充教學週,如實體授課模式、線上學習模式、跨域自主學習模式等。 三、 開設班級數 單班之系所,除通識、整合及輔系等課程外,同一科目之開課,每學年以一班為限,雙班以上者,得加倍計算。如有特殊狀況,得提經本校課程委員會、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另案辦理。或授課內容特殊者,得提經本校課程委員會討論通過後,辦理增班授課。但增班原因消失,即應恢復為單班。通識課程同一科目以開設一班為原則,如有增班之需求,應提請通識教育委員會、教務會議審議通過,始得開設。 四、 其他 學士班及通識科目一經學生初選階段結束,非因選課人數不足或特殊原因經專案簽准者,不得任意停開。
各類課程開課人數標準 一、 各學制開課人數標準: (一) 學士班為七人以上。 (二) 碩士班為三人以上,但碩士班招生人數十五人以下者為二人。 (三) 博士班為一人以上。 (四) 碩、博士班合開之課程,如無博士班同學選課,應依碩士班標準辦理。 二、 加退選選課人數確定後,各類課程未達前項各款開課人數標準者,或無本校學生修習而僅有外校學生者,應予停開。 三、 得不停開選課人數未達開課人數標準課程之條件,依本校課程實施辦法相關規定辦理。
授課時數 一、 依本校課程精實方案,全院所屬專任教師每學年授課時數以12小時為下限,各院系所如有高於12小時者,從其規定。 二、 各學院得於應開課總量下,訂定個別教師彈性調整授課時數機制,但每位專任教師每學年授課時數不得低於12小時下限: (一) 專任教師於每學期18週內每週授課時數不得低於3小時。 (二) 專任教師全學年授課時數逾3小時者,不得在一學期內授畢。 (三) 專任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得核減授課時數。 (四) 新進教師經系所院課程委員會通過後,得於新進3學年內減授,一學年至多以3小時為限,但其減授時數應由新進教師所屬院系所其他專任教師補足。 三、 專任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每學年應授課時數如下: (一) 副校長:3小時。 (二) 教務長、學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合長、主任秘書、學院院長及其他一級行政單位主管(圖書館館長、公企中心主任、電算中心主任、校務研究辦公室主任、稽核室主任):6小時。 (三) 副主管、系所(含學位學程)、建制之研究中心、華語文教學中心、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主管、體育室主任:9小時。 (四) 兼二級單位主管:9小時。 (五) 兼二個以上行政職務者:6小時。 (六) 擔任校級任務性編組或專案工作職務,經專簽同意者:9至10小時。 (七) 兼本校附屬高級中學校長、附設實驗小學校長:應授2門課。 (八) 專業技術人員、約聘教學人員或其他以教學為主要任務者兼任行政職務時,每學年得減授時數為:兼一級單位主管得經專簽同意減授8小時;兼二級單位主管得經專簽同意減授4至8小時。
超支鐘點 一、 全學年應授課時數低於十四小時之專任教師,得以其全學年應授課時數加二小時為基準核算超支鐘點費,以每學期每週四小時為限。 二、 全學年應授課時數高於或等於十四小時之專任教師,得以其全學年應授課時數為基準核算超支鐘點費,以每學期每週四小時為限。
作業流程及管考 一、 配合課程精實方案,各學院及相關開課單位每學年應提出課程精實及教師授課鐘點調整計畫。 二、 每學年檢核開課量、專兼任教師開課時數、上下學期開課數及教師授課時數不足等執行情形,提送校課程委員會及教務會議核備。
|
彈性授課
為豐富學生多元學習管道,使其能進行自主、跨領域學習,並透過實習、社會實踐及海內外移地學習等行動方案,藉以養成主動思考、社會關懷態度,以及問題解決能力,本校開始推行課程彈性授課。
本校於105年12月7日第668次行政會議通過「彈性授課實施方案」,並於106年1月05日政教校字第1060000075號函發佈,自106學年度起開始實施。
各學系所、院課程委員會對於實施彈性授課時數的課程應負督導的責任,以維護課程教學品質,相關課程大綱應經系(所)課程委員會或系(所)務會議通過,經院、校課程委員會備查後始得執行。將每學分課程之十八小時規範為十五小時之教師課堂教授指導及三小時之多元學習(例如網路課程、實習、實作、專題製作、移地學習及參訪等)。
另依112年4月6日政教字第 1120009387 號函公告之112學年度行事曆,112學年度起實施16加2週彈性教學,暫緩施行本校彈性授課實施方案。
學期週數仍為18週,17至18週為教師彈性補充教學,2週彈性補充教學亦得依教學需求於學期間自行調整,相關教學方式之調整應於教學大綱中詳細說明。教師得以補充教學、多元延伸教學、實驗創新教學等模式進行規劃彈性補充教學週。
為瞭解學生對教師實施彈性授課的教學滿意度、意見與後續建議,期末教學意見調查亦增置相關客製題,檢視各課程教學規劃成效。
本校加入台聯大系統後,為順應高教趨勢並與聯盟各校同步年度行事曆,在經過廣泛的資料蒐集與師生溝通後,已朝學期16週行事曆規劃,預計自114學年度起,台聯大系統各校將同步調整為學期16週方式授課。
補充說明請參:
推動學期調整16週
教學大綱
- 每學期各開課課程公告時,除課程時間、地點、授課教師等基本資料外,亦請各開課教師提供教學大綱供學生查詢,作為選課及後續課程進度、分數評量之重要參考。
- 各授課教師可上網登入iNCCU愛政大/校務系統Web入口/教師資訊系統/教師資訊整合系統項下維護各學期所授科目之教學大綱,包括課程目標(包含核心能力)、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授課方式、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指定與參考書目、課程相關連結、課程附件等項目。
- 合開、合授科目仍需個別上傳教學大綱。
- 每學期開課課程之教學大綱須送交各開課單位之系所務會議或系所課程委員會審視通過,並依規定期限上網,審視不通過之課程不得開課。
- 作業流程:
- 教學大綱上網為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之重要資料,亦是大學評鑑指標之一,本校各學期教學大綱上網率目標值為100%,務請各開課單位及授課教師全力配合。
- 相關網址:全校課程查詢系統
Digital Transcripts
The University's Computing Center is still developing digital transcripts. If any student requires it for school purposes, please contact the Registration Section via email(
Summer Classes
The summer classes at our university operate annually from July to September,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early summer classes and late summer classes. Onl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urrently enrolled at our university are eligible to register and apply.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ummer classes regul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following links:
If students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the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Registration Section at (02) 29393091 ext.63279.
More Articles …
Page 2 of 31